江西省横峰中学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6090字。
横峰中学等四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于是,罔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物盛而衰,固其变也。”以上言论表明,班固认为财富分布不均的根在于( )
A.豪党之徒兼并土地 B.社会风气过度奢靡
C.徭役负担过于繁重 D.权力介入经济过程
3.《唐律疏议•名例》篇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对这句话的本质解读准确的是( )
A.德礼是政教的根本,刑罚是政教的辅从
B.德礼和刑罚相结合,构成完美的唐朝法
C.唐律融合儒法思想,重视道德教化作用
D.唐律以教化为目的,体现德主刑辅特点
4.黄宗羲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在此,黄宗羲 ( )
A.着重分析了唐朝灭亡的根
B.提出扩大地方权力以限制中央集权
C.反对实行分封制
D.主张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
5.哈里斯感叹:“事实上,今天的学生在读了古代的相关记述之后,就会很容易地得出如下结论:雅典的法庭是在具有说服力的演说者的影响和控制之下,他们较少关注法律条文。”这表明当时古代雅典( )
A.缺乏明确的法律意识 B.突出辩论在司法中的影响
C.出现了“强人政治”局面 D.法庭注重民主程序的操作
6 .《罗马和罗马法》中指出:“被继承人死亡时,从家长权或夫权下解放出的子女和妻子等,他们可以直接继承死者的遗产。”对这一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罗马法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B.罗马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C.罗马法保护公民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 D.罗马法涉及家庭关系和财产继承等内容
7. 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充分说明 ( )
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一度出现反弹 B.国王违背宪法规定肆意扩张权力
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渐进性 D.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
8.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 )
A.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 B.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
C.国民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