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小题,约4730字。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3、 近代某条约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张之洞在光绪二十五年(1898年)提出刑法改革应参考西法,“重众证”、“改罚锾”、“教工艺”、改良监狱等具体改进方法。稍后,他明确提出:“鉴前事之失,破迂谬之说。将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这反映出
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 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
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
5、观察这幅讽刺漫画, 它反映了
(注:画于民国四年,戴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轻人。)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
B.辛亥革命缺乏民众支持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D.北军阀混战导致社会动荡
6、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
A.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 B. 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C. 混淆西方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 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
7、《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评论:“日本为战争努力动员了举国一致的力量,而中国人民几乎没有受冲突的影响,政府凭借北洋水师和李鸿章的淮军,这几乎是李鸿章一人对日本一国的战争。”这种评论的依据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侵略已无力反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8、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9、“任凭什么人,尧舜呢,桀纣呢,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呢,王莽、朱温、袁世凯呢,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种事了。” 梁启超在1921年的演讲中作出如此论断的依据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