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6090字。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5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诗经》
A.是中国历史第一部诗歌总集 B.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的功能
C.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体现大一统恢弘的时代风貌
2.右图为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其设计理念和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构思的观点是
A.“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C.“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法者,治之端也”
3.《汉书•董仲舒传》记载,“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这表明董仲舒的儒家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种学派的思想
C.趋向于“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的传统儒学
4.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来说,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A. 否认了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5..“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材料可能摘自
A. B C D
6.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万物本源
C.经世致用 D.抗衡佛老
7.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据此可知,他们的作品属于
A.山水画 B.文人画
C.人物画 D.风俗画
8.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