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卷(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包括文、理科试卷各1份。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说明孔子提倡
A、要体贴他人 B、应贵贱有序 C、实行仁政 D、人际关系要和谐
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3、“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4、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D、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5、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6、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上述材料充分表明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C、“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 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
7、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A、心即理也 B、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理科)试卷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孔子对待天命鬼神的态度是①主张应该“敬鬼神” ②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 ③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 ④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3.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下列思想中,孔子提出的是
A.“无为而治” B.“格物致知”C.“有教无类”D.“存天理,灭人欲”
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
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
5.下图中的条幅是2008年5月27日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应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赞成成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A.李赞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6.宋明时期理学出现并走向成熟。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孔子 B.朱熹 C.陆九渊 D.李贽
7.下列对儒学发展演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子提出仁政学说 B.董仲舒的新儒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唐代儒学发展到理学的新阶段 D.李贽的思想冲击了儒学权威地位
8.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批判君主专制 B.反对经世致用
C.提倡重农抑商 D.主张学习西方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