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2题,约9180字。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中每小题1分,共50分。)
1. “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2. “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3. 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审议决策之权 B.监察百官之职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
4. “(某制度)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这一制度指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5. 从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的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一千文左右波动……之后几十年里,银一两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 “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出现的原因是
A.资源稀缺,供不应求 B.国家管制,流通减少
C.西方侵略,白银外流 D.滥发纸币,银贵钱贱
6. 学者裴钰强调:“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7.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东西文明的首次碰撞 B.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