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2小题,约9450字。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50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 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
2. 史学家张荫麟说:“在一个王室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依据史实判断这样的社会实行
A.小国寡民的民主政体 B.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
C.天下共主的封国体系 D.元老执政的共和体制
3. 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4.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5.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6. 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C.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7.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下列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向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8.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