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6310字。
金华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茧壳,有学者通过鉴定认为它是家蚕茧。经过现场的认真清理,却并未发现第二颗。这一蚕茧
A.证明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B.说明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丝
C.说明当时可能有人工育蚕 D.是一个孤证,并无史料价值
2. 《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D.神权与王权结合
3.《秦律》规定“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挂上价格标签);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其钱缿(陶制容钱器)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罚)一甲”。从中可以获悉秦朝①已有管理市场交易的法律 ②所有商品须明码标价 ③市场交易受到一定监管 ④政府对经济生活全面控制
A.②④ B. 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②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④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恩格斯的这一观点不能说明
A.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影响
B.火药最早由中国人发明
C.火药的发明主要促进了西方历史的进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
D.阿拉伯人充当了中西方文明传播的中间人
6.唐朝赵璘《因语录》载:“有士鬻产于外,得钱数百缗,惧以川途之难赍(携带)也,祈所知纳钱于公藏,而持牒以归,世所谓便换者。”此段材料反映了当时
①在流通领域产生纸币 ②入川交通不便
③出现接收汇兑的机构 ④蜀地印刷事业的发达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唐朝时,茶叶已成为生活必需品,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按交易的主要物品分为柴市、米市、马市等。以上表明唐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②市场经济发达 ③贸易严格限制在“市”里 ④农村市场得到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④
8.“与词相比,它在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而且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符合这一特点的我国古代文学体裁是
A.汉赋 B.楚辞 C.散曲 D.诗经
9.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有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②“循天下之公” ③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④提倡“经世致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三司之职……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这段引文描述的是下列哪一时期的官制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1.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依据以上条文,该条约是
A.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 B.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C.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D.1946年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2.欧阳子认为:“洋商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可能是对广州十三行的最早记录。以下关于清朝对外政策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这种开放的实质是官方垄断 B. 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C.清朝政府从贸易中获利颇丰 D. 民间贸易是被禁止的
13.1911年11月11日,张謇、伍廷芳等联名给摄政王发出一封电报:“旬日之内,望风离异者十有余省。大势所在,非共和无以免生灵之涂炭,保满汉之和平。”这封电报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