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小题,约6330字。
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2013.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执法之吏,不窥先圣之典;捂绅(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之儒,不通律令之要……是以博陈其教……吏服训雅,儒通文法,故能宽猛相济,刚柔自克也。”这一材料主张( )
A. 法儒皆黜 B. 崇法抑儒
C. 崇儒抑法 D. 法儒调和
2. 《吕氏春秋•审分》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反映了当时( )
A. 土地公有制仍占主导地位
B. “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 土地私有调动生产积极性
D. 政治动荡引发土地制度变革
3.《资治通鉴》记载:“唐世宰相,名称尤为不正”,除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等原三省长官外,尚书仆射、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皆宰相职”。故“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 “三省”体制( )
A. 具有代议性质 B. 分散皇帝权力
C. 决策存在弊端 D. 行政效率低下
4. “在宋代大师笔下,特别是11~12世纪,中国绘画的写实风格这一面,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稍后数百年中,画风的发展方向渐渐远离写实风格……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刻意地‘不求形似’。”下列作品能够体现后者观点的是( )
5. 1862年,马克思在《中国记事》中写道:“……在中国,在这块活的化石上,就开始闹革命了。这种现象本身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因为在东方各国,我们经常看到社会基础不动而夺取到政治上层建筑的人物和种族不断更迭的情形。”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 仍属改朝换代范畴 B. 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C. 提出新的革命方案 D. 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
6. “数月间,时忽忽不乐。兼之倭人肇衅,屡有锋镝之警……闻日本攻威海可危……。时局如此,奈何!奈何!”材料反映了作者当时(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