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届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小题,约7580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届高三年级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2012.09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司母戊鼎”的标牌被改为“后母戊鼎” 。“司母戊鼎”的命名是郭沫若所为,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祭祀祖先的传统起源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集权制度 D.礼乐制度
2.“(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3.“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仕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康熙皇帝发出这一感慨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君主高度专制集权B.皇位嫡长制继承不可替代
C.帝王对闲适生活的向往D.丞相制度废除的局限性显现
4.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这里的“两度劫”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日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
6.有学者认为:“‘向西方学习’,必须适应和结合实际才有作用,洪秀全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创了这样的范例。”洪秀全所开创的‘范例’应该是指
A.发展资本主义和反封建相结合B.社会改革与平均主义相结合
C.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D.军事斗争与政权建设相结合
7.义和团运动烧铁路火车时,“顺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遂蜂起应之,约四万余人。”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义和团的排外行为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广泛支持
B.铁路兴建冲击了传统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
C.下层民众对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抵抗与排斥
D.西方工业经济的压迫是激起人民反抗的根本原因
8.孙中山说:“共和国家成立以后,是用谁来做皇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