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3970字。
东北育才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何梅 校对:何梅
第I卷(单项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清朝康乾时期有人谈到家乡江西的情况时说:“聚族而居,族必有祠,宗必有谱。”这表明
A.宗法制在清朝仍有很大的影响 B.清政府对民间控制严格
C.江西人按规定不得离开家乡 D.聚族而居具有落后性
2.有人将“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封制的是
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 B.汉高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
C.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 D.康熙封四子胤禛为雍亲王
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4.“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此语讽刺的可能是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八股取士
5.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6.建置沿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烙印,通过对某地区建置沿革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历史发展演变历程。福建建置的沿革顺序是“福建节度使——福建宣慰使司——福建布政使司”,其对应的朝代顺序是
A.秦朝——唐朝——明朝 B.唐朝——元朝——明朝
C.唐朝——元朝——清朝 D.宋朝——明朝——清朝
7.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先秦世官制到科举制完善、僵化的历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其中“品”是指
A.品评官的职位等级 B.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
C.划分士人优劣的等级 D.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
8.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清廉,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三司
9.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10.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王朝,吸取前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方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为后来历代沿用。这个王朝和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秦朝推行郡县制 B.汉朝分封诸侯建立王国
C.宋朝大力削弱地方权力 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