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十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6180字。
桐城十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
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封建礼制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
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 “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他所说的“‘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
A.郡县制 B.封国制与郡县制并存 C.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 D.行省制度
4.唐代科举考试,到中唐时候有个习惯,要考判案的能力。白居易曾出模拟题考自己。题目大意是:某州府举荐入京应试者,其中有人是“市井之子孙”,吏部依据当时科考制度表示反对。而州府申辩说:“群萃之秀出者,不合限以常科。”该如何判断这一案件呢?白居易在判词中写道:“惟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砂砾,岂为类贱而不收?”这表明了 ( )
A.白居易称赞科举制能够选拔出真正人才
B.唐朝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较高
C.白居易主张公平选拔人才
D.白居易抨击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名不符实
5.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6.成语“十羊九牧”出自《隋书•杨尚希传》:“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精干良才,百分无一……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这段话反映出“十羊九牧”现象
①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加剧了吏治败坏 ③增加了财政开支 ④减轻了人民负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
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苏格拉底( )
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主张实行代议制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主张恢复君主制
8.观察下图,该书在中国出版不久即被日本大量印行。这反映了当
时日本朝野( )
A.继续以学习中国的文化为主流
B.开始重视欧洲近代文明的发展
C.只有借助中国才可能了解世界
D.正在以中国的洋务运动为榜样
9.凤凰网历史频道有关于孙中山的专题,名称叫“重读孙中山——体味革命者的理想与执着”。在专题结语里编辑这样写道:“孙中山的一生,他终生致力于维护国家共和民主的制度,反对军阀独裁,为民生艰难而叹息,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这是何等波澜壮阔,荡气回肠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生啊!可在这一过程中,他为了维护共和民主制度选择了以党治国,他为了推翻军阀独裁而选择了革命独裁,他为民生艰难而叹息却也使得广东人民不堪重负。他的理想与他现实选择竟然全部截然相反。为了崇高理想而采取现实而市侩的政治决断真能实现那崇高的理想吗?政治蓝图真的比国民的幸福还重要吗?这一切值得吗?”对此,下列观点你认为比较客观中肯评价的是( )
A.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探索者,他不断推动中国人思想的进步
B.中国的败坏跟孙中山是直系的联因,他应该知道中国人的骨子里面是皇恩浩荡
C.孙(中山)不过过眼烟云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