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一中2011-2012年度浚县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9 9:11: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7810字。

  2011-2012年度浚县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申利峰             审核:邢素霞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摔题)两部分,共1OO分。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周本纪》说周人先祖公:“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以上材料说明
  A.农耕社会重视农业就能得天下     B.重视农业是夏周兴起的重要因素
  C.夏周为重农抑商政策之滥觞       D.农耕社会帝王亲耕垂范才能兴国
  2、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公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班固这两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怎样的历史概念?
  A.因果概念,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
  B.时序概念,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
  C.变迁概念,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
  D.证据概念,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
  3、魏国李悝(或李克)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关于上述记载,下列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
  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
  B、当农民生产失调、生计无着之时,转而成为盗贼
  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
  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
  4、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关于其经济发展不正确的是
  A.江浙地区犁耕技术后来居上  B.可见到精美瓷器青瓷、白瓷、唐三彩
  C.海上陆路两条丝路均有拓展   D.凭票异地取款的金融业务形式出现
  5、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这现象表明:  (    )
  A.宋代经济繁荣人民富庶       B.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
  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D.宋代君主制制度强化
  6、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农民以棉纱抵税                   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7、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交给义庄,以接济族人。这表明
  A.重农思想影响工商业发展     B. 宗族在古代有存在的必要性
  C.租佃经营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 清代土地公有制缓慢发展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