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莘县实验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8520字。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00分,用时100分钟)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前40个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昔者天子有争(同‘诤’,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目的在于实现对各级官员的监察 B.该制度防止各级政府决策失误
C.该制度能从法律的角度约束王权 D.目的是实现对天子和王侯的谏议
2.《大清律例》载:“嫡庶子男,除有宫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表明清代在财产继承方面
A.所有家庭成员均分财产 B.嫡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
C.子女都有平等继承权 D.嫡庶长幼之序趋于淡化
3.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 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4.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
5、“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6.伏尔泰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 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谩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如此推崇科举制是因为它 ①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②有利于选拔优秀政治人才
③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④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人才
A.①②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③④
7、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C.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 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8.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其中将无法完成的一个选题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9.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 D.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
10.下列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中,对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