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中、泰和中学、遂川中学2012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8450字。
吉安县中、泰和中学、遂川中学2012届高三联考
历 史 试 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卷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否则计零分。
3.试卷分为“第Ⅰ部分”和“第Ⅱ部分”。考试范围为必修一和必修二部分内容
第Ⅰ部分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共30×2=60分)
4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
A、 嫡妻的地位日渐下降 B、家庭成员关系已经平等
C、家父长权力益趋巩固 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2.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 略。你认为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论,基本符合历史事实。
B.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C.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3.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4. 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对这幅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
A. 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 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 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
D. 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利之间的主要纽带
5.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6.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7. 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时的察举制度,下启隋唐时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下列有关九品中正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士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并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B.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C.在这种选官制度下,真正有才学、但出身卑微的人不可能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D.隋文帝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