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题,约6550字。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B.乾隆四十年是指乾隆帝四十岁那一年
C.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甲午年
D.根据当时的报纸记载:民国四十五年台湾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
2.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 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上述材料认为, 百家争鸣出现的文化觉醒, 最基本的原因是 ( )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
3.资料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资料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资料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资料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乙丁丙甲
4.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
A.秦朝郡县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
5.《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乏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是 ( )
A.增加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C.革新了耕作工具 D.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6.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卷91)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 )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7.“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基础也是了解早期罗马社会的重要文献。我们可以从中了解( )
A.罗马贵族为了维护特权排斥法律 B.罗马人常以法律为工具对外扩张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