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7060字。
大庆铁人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王利国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教仁主张把传说中的黄帝即位的葵亥年黄帝纪元元年,1904年是黄帝纪元4602年。据此推算,黄帝即位于公元前
A.二十一世纪初 B.二十六世纪末 C.二十七世纪初 D.二十七世纪末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 …… 以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A.夏 B.商 C.周 D.秦
3.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管理家政。”产生这一统治方式的制度基础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内外服制
4.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5.中国明朝设置内阁,近代英国实行内阁制度。有关两者比较结论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制度化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B. 两者都造成了国家元首行政权力的消长变化
C. 两者体现的政治形态在本质上存在根本区别
D.明朝内阁反映专制统治的加强,英国内阁反映民主政治的发展
6.下列有关雅典公民帕罗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①步行一天参加公民大会 ②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陪审员
③其妻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④本人在公民大会期间可以领取政府补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②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维护贵族统治
③罗马法有力地维护了帝国的统治 ④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8.1762年,约翰·维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了攻击…… 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维尔克斯是议员,享受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维尔克斯。“维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下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 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
③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 ④“维尔克斯与自由”呼唤民主与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9.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
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的“粉饰门面”是指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C.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D.形式上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10.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参知政事行使中央监察权
B.知州负责管理地方行政C.通判负责监督州郡长官,故又名“监州”
D.通判的设立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1.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B.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12.右图是“共和”、“民主”在1833—1915年的出现频度统计表,图中可见1893年—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的反映了
A.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B.清政府要民主但不同意放弃帝制
C.宣传君主立宪的维新思潮成为新思想主流
D.孙中山在海外领导同盟会,忽视国内的宣传
13.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14.恩格斯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社会前提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阶级走上历史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 D.进步的思想家在实践中观察出历史动向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