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试题解析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部分。约21340字。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11•南昌一中高三月考)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习俗在晚清开始发生变化。其原因有( )
⑴新式教育的影响;
⑵政治变革的推动;
⑶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
⑷有识之士的推动。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⑶⑷ D.⑴⑵⑶
【解析】A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生活习俗开始传入到中国;在洋务运动兴起之后,新式学堂开始大量出现,新式教育的开展使中国人开始改变自己的穿着打扮;随着戊戌变法的开始,不缠足运动在维新人士的推动之下迅速开展。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清末,人们的生活习俗恍然发生变化。因而正确答案应为A项。
2.(2011•深圳高三第二次测试)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等方面。下列哪一因素对其变化影响不大( )
A.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B.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渐瓦解
C.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D.政府顺应时代潮流的倡导
【解析】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变化的原因。在近代中国的农村广大地区,其习俗变化不是很大,这和传统经济顽强抵制是分不开的,因此答案为B。
3.(2011•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三12月考试)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中华民国( )
①提倡女权 ②主张男女平等 ③倡导女子关心国事 ④消灭了性别歧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 性别歧视的消灭任重而道远,在我们今天仍然存在性别歧视,选择A项。
4.(2011•山东高密高三11月质量检测)1902年6月26日,天津《大公报》登载了一则征婚广告“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要聘娶礼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习。”这表明征婚者( )
①提倡女性解放 ②追求新式婚礼 ③主张反清革命 ④崇尚两方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B 本题考察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注意题干时间“1902年”此时处于西式生活风雨传入中国,题干现象表明部分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涉及反清内容。
5. (2011•福建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 旗袍即是以旗装为基础并广泛吸收西式裁剪方法制作的。1921年,旗袍在上海妇女界流行,继而迅速扩大到全国各个阶层,这种海派旗袍逐渐成为专属妇女的日常服装。旗袍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
A.面料考究剪裁得体
B.适合中国女性穿着
C.晚清政府大力推行
D.是文明与新潮的象征
【解析】D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21年清政府已经不存在故应排除C;旗袍的流行跟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融合西式裁剪方法和新文化运动崇尚自由平等思想解放有关,还跟中国裁剪方面变革创新有关。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6.(2011•福建厦门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光绪帝的英语教师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去上海过程中吃西餐的体验“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了( )
A.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B.传统的饮食文化受到了冲击
C.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
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
【解析】B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材料具体描述了张德彝在中国吃到的西餐的种类显示了中国西餐的繁盛,能够说明已冲击到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但并未反映西餐馆的服务情况、位置分布和是否成为主流。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