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6320字。
山东省淄博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2011-3-16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回答第Ⅱ卷时,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用黑色或蓝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
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
2.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A.原所在诸侯国的国名 B.因功得到的封地
C.商朝的王室 D.国王的赐姓
3.宋太祖“选儒臣(文人)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A.宦官专权 B.武臣专权 C.相权过大 D.王国问题
4.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
A.分散性 B.自给自足 C.相对稳定性 D.精耕细作
5.第十七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开幕式在安徽淮南市隆重举行。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下列说法最为可信的是
A.宋代的《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的方法——足够证明豆腐是从宋代开始出现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其说法可信
C.朱元璋兵败徽州时,吃了发酵的“毛豆腐”——故民间认为豆腐源于明初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东汉时已经出现豆腐
6.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画家个人爱好 B.人文主义传播
C.社会上层倡导 D.商品经济发展
7.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经世致用 D.民主科学
8.雷颐说:晚清的悲剧就在于没有大灾难,统治者就不会主动变革,非要在一场大灾难以后才不得不变革。下列促使清政府进行首次政治改革的是
A.鸦片战争失败 B.太平天国运动冲击
C.甲午战后危局 D.《辛丑条约》签订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