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思想及变迁之大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华东师大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5 15:52: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renheren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50字。

  201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思想及变迁之大势
  1、第一阶段,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背景:春秋战国,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士”阶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对变革提出不同方案,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主要派别及主张:
  儒家:孔孟之道——孔子认为必须重建周礼权威,遵循宗法制度,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 “仁”是思想的核心,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认为“仁”就是“爱人”,以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使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从“性恶论”出发,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冷落)
  法家:
  韩非子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提倡“以法治国”,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理论,因此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法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消极作用也极明显。(当道)
  道家:
  老子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认为仁礼法治乃徒生是非,主张“无为而治”、消极遁世,鄙视物质享受和追名逐利;道家思想蕴含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2、第二阶段,西汉以来儒学的发展演变
  ①、西汉儒学的经学化:
  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
  背景:
  有为的汉武帝继位后,黄老之学已不适应发展大一统的需要,统治者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
  两汉经学的主要代表及主张:
  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士;提出“天人感应”之说;倡导“君权神授”,强调“三纲五常”;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儒大家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
  兼采阴阳五行学说,在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基础上重建了儒家的伦理政治原则,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对礼制规范作了重新整理和阐述,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普及化、世俗化,推行于全民;顺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思想上的一统维护政治上的统一。此后儒学成为统治者极为推崇的官方意识形态。
    儒学经学化的措施及影响:
  措施:
  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五经博士;在长安兴办太学,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设地方学校,教授五经,以培养官吏后备人选。
  影响:
  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儒学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哲学。
  ②、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经历代统治者推崇成为居于正统的官方哲学。
  背景:
  唐代中期以来现实变化,延续千年的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认知,也不适应现实需要;佛道盛行又冲击着儒家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纲常。由此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继承孔孟道统”。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