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科)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4题,约4430字。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8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学术下移 B.诸侯重用“士” C.社会变革 D.诸侯争霸
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体现了哪个思想家的什么思想
A.孟子 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B.老子 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
C.墨子 杜绝浪费,勤俭治国 D.老子 无为而治,缓和矛盾
3.孔子以爱人之心协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存天理,灭人欲 D.兼爱、非攻
4.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一度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其历史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②汉初社会凋敝,必须与民休息
③道家门徒在汉朝做了高管 ④秦朝奉行的法治思想已毫无用处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5.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B.更有利于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C.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D.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
6.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7.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
①教育为儒家垄断 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④私学兴盛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在下列四个历史时期中,哪一时期的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
A.魏晋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9.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指
A.天体运行法则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