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二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33题,约5740字。
蚌埠二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命题人:黄育枫)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Ⅰ卷(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
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来,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元朝的行省制度
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管辖
③巩固了多发民族国家的统一 ④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4、明太祖曾在八天内批阅奏章一千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据说他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联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上学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废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5、当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西方国家正在
A、进行反封建的宗教改革 B、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掀起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D、完成资本主义的工业化
6、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此句体现了国人的追求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建立民主共和国
C、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完成资本主义的工业化
7、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作举行了罢工游行 产 B、学生掀起的爱国浪遍及全国
C、该运动的主题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8、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9、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与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C、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古代的雅典被称为“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古代雅典的国家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11、古罗马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法
A、重视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罪犯 D、维护贵族利益
12、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其中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就更换一部宪法,这反映了共和制历程的艰难。其主要原因是
A、启蒙思想影响的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
C、各派政治力量斗争的激烈 D、外国势力的干涉
13、2009年7月5日,新疆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的暴力事件。下列地区性国际组织中,明确将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作为主要打击目标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盟 C、东盟 D、上海合作组织
14、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占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该歌词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扶清灭洋 B、抵制日货 C、打倒列强 D、抗日救国
16、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一切土地归国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