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三历史期中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7题,约7260字。
青浦高级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试卷说明: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50分。2、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这种变化的产生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
A.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C.烟草传入中国的盛况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3.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
A.增加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C.出现了近代大农业 D.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
4.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19世纪五六十年代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19世纪末
6.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的标志是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的成立
C.《中外纪闻》创办 D.《定国是诏》颁布
7.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
8.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文(孙文)已遁途东归,自美徂(到)欧,皆密晤要人,中立之约甚固……。”这段话表明孙中山
A.幻想帝国主义不要破坏中国革命 B.他本人对国内发生的事件持中立态度
C.要兼程回国,亲自领导革命 D.要革命党人争取袁世凯保持中立
9.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10.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这样说的目的是
A想实行焚书坑儒 B准备攻打匈奴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