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第三章《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试卷(4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20 19:26: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8年高中历史第三章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打包4套)北师大版选修1
2018年高中历史第三章北魏孝文帝改革3.1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20181022475.doc
2018年高中历史第三章北魏孝文帝改革3.2孝文帝的改革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20181022476.doc
2018年高中历史第三章北魏孝文帝改革3.3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20181022477.doc
2018年高中历史第三章北魏孝文帝改革阶段质量评估北师大版选修120181022478.doc
  第三章 第一节  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
  一、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有(  )
  ①实行宗主督护制 ②人民赋税负担沉重 ③民族关系的合理调整 ④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碰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①②项激化了阶级矛盾,④项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根源。孝文帝改革前夕,由于北魏统治者政策失当,民族矛盾激化,所以③项错误。
  答案:C
  2.关于北魏政权的发展史,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统一黄河流域后建立 B.曾吞并其他政权
  C.曾多次迁都 D.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解析: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所以北魏政权建立后,才统一了黄河流域。
  答案:A
  3.汉族儒生崔浩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
  A.崔浩是汉奸,卖国投敌 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鲜卑族不断学习汉族文化 D.鲜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
  解析:崔浩是汉人,得到鲜卑族重用,但他并未卖国,排除A、B两项。D项说法违背史实。题干实际上说明的是鲜卑族的汉化问题。所以选C项。
  答案:C
  4.冯太后和孝文帝都主张学习汉族文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二人均受汉族文化的长期熏陶
  B.学习汉族文化易于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C.汉族政权的力量强于北魏政权
  D.汉族与鲜卑族之间矛盾尖锐
  解析:孝文帝统治时期,北魏社会矛盾尖锐,局势动荡不安,孝文帝认识到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答案:B
  5.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  )
  A.鲜卑族的落后 B.统治者的腐朽
  C.战乱不断 D.汉族的反抗
  解析: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依靠其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风俗,很难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这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期产生一系列矛盾的根源,故选A项。
  答案:A
  6.北魏统一北方后,在基层实行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导致(  )
  A.国家赋税增加 B.豪强地主隐瞒人口
  C.农民负担减轻 D.社会矛盾缓和
  解析:宗主督护制下,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趁机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和徭役,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导致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所以答案为B项。
  答案:B
  7.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中原汉族文化大融合大碰撞的时期,这期间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掀起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三章 第二节  孝文帝的改革
  一、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制定官吏俸禄制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
  A.减轻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B.增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C.有利于吏治的进一步好转
  D.为豪强地主割据一方提供了物质基础
  解析:官吏俸禄制加强了北魏政权对豪强地主的控制,限制了豪强地主割据势力。
  答案:D
  2.三长制的历史作用在于(  )
  ①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②使基层行政机构得以完善 ③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④助长了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三长制限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
  答案:A
  3.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  )
  ①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 ②平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③缓解京师大量人口所需要的生活供应 ④洛阳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项均是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答案:A
  4.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北魏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行均田制 ②推行新的租调制 ③实行宗主督护制 ④设立三长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均田制保证了农民对小块土地的使用权,调动了其生产积极性;受田农民向政府交纳一定的谷物、绢或布作租调,并承担徭役和兵役;设立三长制以配合均田制的推行。③项是北魏要废除的制度。
  答案:B
  5.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
  ①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 ②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③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 ④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可用排除法。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魏是个北方政权,因此不可能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答案:B
  6.“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改变这种状况的是(  )
  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④ B.①③④
  第三章 第三节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选择题
  1.北魏农业生产日益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
  A.均田制的推行 B.吏治的改善
  C.人民负担的调整 D.迁都洛阳
  解析:解答本题一是注意限定语“主要原因”,二是注意其他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答案:A
  2.“6世纪初,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得益于(  )
  ①均田制的推行 ②俸禄制的实行 ③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 ④北魏时期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⑤北魏时期新耕作技术的推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解析:材料反映出6世纪初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可知,所列选项全部符合题意。
  答案:A
  3.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的繁荣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解析:B、C两项不符合史实,比较A、D两项,D项是A项的组成部分之一。
  答案:A
  4.史料里说北魏洛阳贸易不绝,“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史料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B.洛阳商业兴盛,市场繁荣
  C.迁都洛阳是正确的
  D.洛阳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
  解析:材料中“百国千城”“商胡贩客”均表明了此时洛阳的“国际性”。
  答案:D
  5.下列因素中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民族融合 B.社会矛盾激化
  C.北方的分裂与统一 D.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完成
  解析:注意题干中“互为因果关系”这一关键词。孝文帝改革是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结果,反过来,孝文帝改革中推行的一些措施,又加速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B、C两项只是原因,D项只是结果。
  答案:A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