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课时规范训练试卷(4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19 19:59: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课时规范训练(打包4套)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3.14.40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规范训练201810233227.doc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3.14.41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规范训练201810233229.doc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3.14.42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时规范训练201810233231.doc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3.14.43毛泽东思想和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课时规范训练201810233233.doc
  3-14-40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选择题
  1.(2018•广西桂林模拟)宝顺轮是近代第一艘出现在山东沿海的轮船,所以,当山东官员于1855年8月14日发现宝顺轮及其他几艘船只后,惊慌失措,咸丰帝调查后下谕称既然“与夷人毫无牵涉”,宝顺轮可以护航清粮海运的船只,“以清洋面而利清行”。这一过程说明晚清统治者(  )
  A.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B.中体西用,师夷长技
  C.因势利导,守内虚外      D.因循守旧,盲目排外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闭关锁国指的是在中外贸易上的政策,而题目中并未牵涉中外贸易,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体西用、师夷长技”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宝顺轮可以护航清粮海运的船只,‘以清洋面而利清行’”可知,“因势利导,守内虚外”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既然‘与夷人毫无牵涉’,宝顺轮可以护航清粮海运的船只,‘以清洋面而利清行’”得出晚清统治者因循守旧,盲目排外,故D项正确。
  【答案】 D
  2.“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可能是(  )
  A.维新派批判洋务运动      B.革命派批判维新变法
  C.义和团批判维新          D.新文化运动批判辛亥革命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模仿西方器物”“以新卫旧”可知该派别主观上维护封建统治,客观上学习了西方的器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派别是洋务派,因此这是某派别对洋务派的批评,故A项正确。
  【答案】 A
  3.(2017•上海高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  )
  A.以中国文化为本位         B.以中国文化为辅助
  C.以中国文化为手段          D.以中国文化为形式
  【解析】 “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故以中国文化为本位,故A项正确。
  【答案】 A
  4.(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近代一些感时忧世之士主张:“延精于中西学者,广译西国有用之书,贱价出售,以广流传,使咸识格致之妙用然后迂腐之见化,然后诽谤之风息……朝野一心,人无间言。”下列主张属于“感时忧世之士”的是(  )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C.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
  D.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解析】 材料中这些人士主张通过翻译西方书籍,引导人们了解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回应朝廷内部反对学习西学的声音,可见这些主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A项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故A项正确;B项属于维新派教育改革的主张,故B项错误;C项属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强调科学法则3-14-41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选择题
  1.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令: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材料可以说明(  )
  A.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
  B.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知晓
  C.司法部门不执行政府政令
  D.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
  【解析】 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知晓”和“司法部门不执行政府政令”材料无从体现,故B、C项错误;材料反映在南京临时政府政令颁布后百姓仍然沿用旧习,说明民众思想上的落后性,证明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故D项正确。
  【答案】 D
  2.1918年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上说:“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依仗自家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这体现了作者(  )
  A.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B.追求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
  C.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
  D.强调国家富强的文明意识
  【解析】 题干中并未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凡合乎平等自由的……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体现出了陈独秀对自由平等价值观的认识,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进化论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富国强民的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B
  3.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化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有君主专制臭味。”为此他发动新文化运动,旨在(  )
  A.批判封建帝制思想
  B.推翻封建专制政体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启发民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解析】 根据材料“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带有君主专制臭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化制度,连影儿也没有”,说明陈独秀意在洗涤国民旧的封建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故D项正确。
  【答案】 D
  4.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1896~1931年)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同时期胡适也说治学应“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说明(  )
  A.知识界普遍崇尚理性主义
  B.新文化运动片面的批判传统
  C.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追求
  D.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很大
  【解析】 仅从徐志摩和胡适不能说明知识界普遍崇尚理性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故B项错误;徐志摩对“相对论”感兴趣是受到当时“赛先生”(科学)的影响,他对“民约论”感兴趣则是受到了“德先生”(民主)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学革命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 C
  5.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玩偶之家》这部剧主要3-14-42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选择题
  1.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统治,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地追随着康有为和梁启超。但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孙中山的思想根本转变
  C.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解析】 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革命形势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士人转而支持革命。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孙中山的思想由改良到革命的根本转变,也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士人寻找新的救亡图存的道路,故C正确;当时中国社会阶级结构还未发生根本变化,封建地主阶级仍然是统治阶级,故D错误。
  【答案】 C
  2.孙中山在《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中说:“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利,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该材料反映了(  )
  A.孙中山形成了平等的民族观
  B.辛亥革命有助于建立民主政治
  C.民国之时中国境内民族较少
  D.西方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
  【解析】 根据材料中“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得出当时孙中山主张各民族平等,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各民族的关系,未涉及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五个主要民族,并不是说明当时民族多少,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 A
  3.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中说:“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这符合孙中山后来提出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解析】 从材料信息“执共和主义”判断孙中山追求民主政治。民权主义,指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答案】 B
  4.1899年,孙中山提议成立团结中华民族的统一国家以抵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为此,他提出在西藏修建铁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边防并促进西藏经济发展。这表明当时他认为(  )
  A.民权是中国近代社会问题
  B.应该大力传播三民主义
  C.民生是实现民族主义的保障
  D.新三民主义重视民族团结
  【解析】 材料认为在西藏修建铁路推动其经济发展,未涉及人民政治权利,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孙中山对宣传三民主义的态度,故B项错误;在西藏修建铁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藏区人民生活水平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