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12130字,有答案解析。
第 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
A. 方国头领 B. 郡县官长 C. 商王子侄 D. 三公九卿
【答案】C
【解析】“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指周武王灭商的动员大会上,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人之多。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方国头领,故选A;武王伐纣时还没有郡县,排除B;武王伐纣时,商王子侄不会参加的,排除C;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D错误。
2. 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 是宗法分封制的体现 B. 统治秩序尚未稳固
C. 贵族爵位等级萌芽 D. 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可见贵族爵位等级萌芽,故C项正确;材料中是“公、伯、侯、子、男”等是贵族爵位等级制,材料中没有提到血缘进行分封诸侯的内容,排除A项;“统治秩序尚未稳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提到神权问题,排除D项。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早期政治制度,到西周时期成熟,根据材料可知,早期政治制度在西周之前已有萌芽。
3. 通常意义上,“帝国”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标准: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其二,专制统治;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按照上述理论,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的帝国是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答案】D
4. 《史记•泰始皇本纪》记载:“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定量],不中呈[不完成定量]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从中我们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 臣民对秦始皇独断专权不满 B. 秦始皇勤于政事
C. 秦始皇欲求仙药想长生不老 D.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贪于权势至如此”可以了解到,百姓对秦始皇独断专行十分不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定量],不中呈[不完成定量]不得休息”可反映秦始皇较为勤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未可为求仙药”可反映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5. 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
A. 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 B. 有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 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C
.....................
【点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相对于分封制”切入,结合郡县制的特点进行思考。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