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AB卷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AB卷(凝练考点+精选试题):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A卷 教师版.doc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B卷 教师版.doc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1912—1947年中国22省农民的身份变化情况表(单位:%)。据此可知
时间 合计 自耕农 半佃农 佃农
1912年 100 49 23 28
1931年 100 46 23 31
1936年 100 46 24 30
1947年 100 42 25 33
A.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C.战争等因素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D.土地集中,农民无地化趋势增强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自耕农比例逐渐降低,半佃农与佃农比例逐渐上升,这说明失去土地的农民逐渐增加,体现了土地集中和农民无地化趋势,故D正确;材料数据并不能说明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故A错误;半佃农与佃农比例逐渐上升也不能体现小农经济逐渐瓦解,故B错误;仅仅凭材料数据不足以说明战争等因素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故C错误。
【答案】D
2.1854年以后成立的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正式规定向对外贸易征收关税,并把收入上缴给中央政府而不归各省掌握。1894年的关税比1864年增长了近2倍,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由1/7左右上升为1/4左右。此举反映了
A.清政府的关税自主权正在逐步丧失
B.中国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C.外国商品对中国市场冲击日益加深
D.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加深
【解析】材料“1894年的关税比1864年增长了近2倍,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由1/7左右上升为1/4左右”说明了清政府的进出口贸易日益增加,说明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加深,故D项正确。清政府的关税自主权在鸦片战争后已经丧失,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清政府关税的增加,关税包括进口税和出口税,仅从材料不能直接得出中国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外国商品对中国市场的冲击,故C项错误。
【答案】D
3.英国布菜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书中承认:“毫无疑问,普通衬衣布正在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中国仍然是自然经济
B.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日益萎缩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统计,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二十年(1840~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10%增长为16%。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B.引进西方技术,农业发展迅速
C.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
D.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激增
【解析】据材料提到,从1840年至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l0%增长到1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故粮食商品率增长,故C正确。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属于近代中国的特点,故A排除。当时中国没有引进西方技术导致农业发展迅速,故B排除。列强大量收购粮食,不符合史实,故D排除。
【答案】C
2.1844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进行商战解决财政危机 B.放宽限制鼓励民族工商业
C.缓解洋务企业资金困难 D.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
【解析】清政府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说明白银短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时期,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大量外流,故清政府鼓励商民投资开采银矿,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商战,故A项错误;商民投资开采银矿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1844年洋务运动尚未开始,没有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问题,故D错误。
【答案】D
3.19世纪末维新思想家陈炽在《续富国策》中指出:开埠通商六十年来,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犹如恒河之沙,不可计算。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落后
B.自然经济解体、工业发展缓慢
C.洋务运动没有实现“求富”目标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艰难
【解析】材料“开埠通商六十年来,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犹如恒河之沙,不可计算”表明,通商口岸开放后,国内农民和手工业者失业者较多,究其原因在于外国商品远远不断的涌入导致农业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且中国工业发展缓慢,无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工厂工作,B符合题意;A与材料“开埠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