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题,约5820字。
第1 卷(选择题共48 分)
l. 中国冠服制度夏商时期已初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种变化表明
A.服饰多元的发展趋势 B.等级政治己经消失
C.宗法礼制的逐渐崩溃 D.中央集权初现端倪
2. 有学者指出:在此以前,“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中国”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 B.元朝实行行省制
C.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D.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
3. 汉初,王国内群臣吏民对诸侯王自称“臣”,且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可以自称“臣”。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否则要被处以极刑。它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君臣等级的强化 B.豪强地主势力的削弱
C.惩罚制度的严苛 D.中央政府权威的加强
4. 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这一变化说明唐代
A.官僚制度逐渐成熟 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 住房紧张日趋缓解
5. 北宋时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之后,宋真宗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维护地方稳定 B.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6. 元朝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据此可知元朝行省辖区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地方割据 B.创新管理体制
C.扩大统治范围 D.体现因地制宜
7. 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宦官机构)勘合,方可施用。这样规定是为
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加强对六部的控制 D.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
8. 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期,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降,“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材料说明军机处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B.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
C.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 D.逐渐成为加强专制皇权的利器
9. 陈旭麓先生曾描述这样一场战争,“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它”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1840- 1866 年满汉官员比例变化如下,对此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年代 满汉总督比 满汉巡抚比
1840 年 1:0.75 1:2.3
1866 年 1: 6.5 1:12
A.晚清统治危机激化了满汉矛盾 B.鸦片战争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C.鸦片战争促进了满汉民族融合 D.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清朝权力结构变化
11.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经历了从“理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