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文科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28道题,约6760个字。
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文科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
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文中的“原则”不包括
A.“爱人者,人恒爱之”B.“兼爱、非攻”
C.“春秋大一统”D.“无为而治”
2. 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
A.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B.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
C.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D.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3.《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4.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5.《礼记》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
A.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
B、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都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
D、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
6.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
A.霾是灾难的象征B.君权神授C.自然规律D.天人感应
7.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 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