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高2018级高一下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题,约5500字。
万州二中高2018级高一下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
A.划分田地 B.精耕细作 C.因地制宜 D.优选种子
2.唐朝前期,大力推行均田制,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的土地,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关中农民均田所得最少最可能是由于
A. 关中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 B.关中不宜农业,土地、人口少
C. 关中动荡,农业人口大量南迁 D.贵族门阀干预,均田执行不力
3.《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D.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4.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A.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B.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5.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坊市制继续实行 D.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6.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B.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人群,而不是特定的行业
7.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植棉、纺纱、织布或栽桑、养蚕、缫丝这种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的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