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道小题,约8280字。
邢台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
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3. 据考古研究表明,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隋唐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而唐都长安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A. 时代赋予坊市制度不同的内涵 B. 历代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
C. 汉代的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 D. 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4. 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反映了
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传统的自然经济形式C.农业生产水平的发达 D.统治者注重节俭治国
5.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
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6.《后汉书》卷七十六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材料旨在说明
A. 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 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 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 D. 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
7.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对材料现象解释最准确的是
A.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农村租佃经营成为主流
C.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D.农民所交地租有所下降
8.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质上说明了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
9. 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纭。如今不似平时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
A.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B.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C.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D.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10.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其内容极为广泛。从该书中可以查阅到
A.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等技术在北方的应用 B.水排、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制作工艺
C.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D.耧车、曲辕犁等农具的制作和使用技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