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题,约16220字。
专题27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阶段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2.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和范文澜这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看法截然不同,有些学者想提请中央宣传部决定,但中央还是认为应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
A.“一枝独秀”的做法B.“百家争鸣”的方针
C.“百花齐放”的方针D.压制学术争论的政策
3.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4.下图是“1949—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读图,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A.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B.各级各类教育跨上了新台阶
C.中国的教育立法取得较大进展
D.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
5.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笫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
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
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6.以下表格反映的是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数的国际比较,这个表中的数据体现了( ) ()
国家 1950 1973 1992
中国 1.60 4.09 8.50
印度 1.35 2.60 5.55
日本 9.11 12.09 14.86
英国 10.84 11.66 14.09
美国 11.27 14.58 18.04
A.教育发展是经济发达的基础
B.发展中国家原有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C.大学教育普及率的提升是20世纪国际教育共同成就
D.中国教育总体提升速度较快,但大学教育尚未普及
7.1953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