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国的瓦解》学案
- 资源简介:
约8230字。
第三课时同盟国的瓦解
【教学建议】
重点: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难点:战争期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突破方法:
1.结合教材插图及材料,分析理解美国为捞取战胜国的地位,争夺战后世界领导权,参加了大战。
2.通过史料对此分析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美国参战的目的真如威尔逊所说的那样吗?其真实的用意何在?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的内容。
学案导学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
(1)原因:①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的加强:1914年到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的出口增加了3倍,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②1916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的立场;1917年4月,美国加人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2)影响:美国的参战,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2、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