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六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8450字。
厦门六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文科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命题时间:2015/11/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请将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材料反映这一时期的中国( )
A.“礼崩乐坏”现象日趋严重 B.官学开始被私学取代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 D.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2、《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3、“传以诚,可立人;传以信,能齐家;传以仁,堪治国”是某制酒公司的经营理念。下列与其核心理念相一致的是( )
A.“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C.“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D.“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4、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5、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6.编于唐初的《百行章》写道:“人虽有貌,不学无以成人。但是百行之源,凭学而立,禄亦在其中矣……温故知新,可以师矣。若不广学,安能知也?未游边远,宁知四海之宽?不涉丘门,岂知孝者为重乎?”该材料无法体现( )
A.孔子教育主张的影响 B.儒家伦理的观念
C.“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D.理学思想的熏陶
7、“礼教始行,渊溯春秋,谁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8.在宋代新儒学的思想家们看来,父权之“理”与山峦之“理”在哲学本体(生命的规则或现实的规则)上是完全相同的。照此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理”生万物 ②“理”囊括天人关系 ③“理”和礼无关 ④“理”应回避现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
A.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B.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
10、黄宗羲说“商贾亦何鄙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