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精选专题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4题,约12010字。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精选专题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1.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确立,最终将取决于( )
A.各国的经济实力 B.军事实力
C.政治上的影响力 D.各国的综合国力
2.这是一位中国女生2009年在德国学习期间的一封家书(部分):
造成柏林成为“多中心的城市”的历史原因是( )
A.德国国内民族矛盾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3.日本前首相小泉曾经宣扬日本对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他说,“日本正尽一切努力与其他国家合作反恐”,“日本在防扩散领域一直走在前列”。其目的是( )
A.恢复军国主义强国地位 B.继续发挥反对恐怖主义作用
C.推动战后经济迅速复兴 D.在世界政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4.日本《选择》月刊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需要。”对这一观点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确认了中国在克服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6.一位德国人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小时候,每天经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与此人叙述的经历没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
A.德国统一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欧盟成立
7.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结盟运动的指导原则。这说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反殖反帝的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C.中国成为了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和领导者
D.贝尔格莱德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8.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冲突、宗教冲突明显加剧。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力量多极化,各种冲突难以协调 B.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经济困难
C.西方大国插手,扶持各自势力 D.“冷战”结束,力量对比失衡
9.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10.历史学习需要时空想象力。“1991年的欧洲”会让你想到的词语是( )
A.同盟与对峙 B.和解与一体
C.多极与单极 D.解体与一体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