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全套测试卷(共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5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全套测试卷(含答案解析)(6份打包)
2015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doc
2015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检测卷 人民版必修2.doc
2015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作业1 人民版必修2.doc
2015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作业2 人民版必修2.doc
2015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作业3 人民版必修2.doc
2015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doc
专题检测卷(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
中国(1950年人均产量) 美国(1950年人均产量) 印度(1950年人均产量)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 949kwh 10.9kwh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实行土地改革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掀起“大跃进”运动
答案 C
解析 图表反映出我国的人均钢产量、发电量与美国、印度相差甚远,反映了我国重工业薄弱的状况,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五”计划制订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2.著名作家周立波1957年在《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
A.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B.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村的基层行政组织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中“1957年”、“同工同酬的满意工分”可知应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
3.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大量的纪念邮票,记录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发展历程。下列一组邮票的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答案 D
解析 三幅图都是大炼钢铁的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应是发生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故答案为D项。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程标准]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概述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1.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2)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3.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________的到来。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农业集体化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一些地方的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自发开始了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2)进程
①出现: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秘密实行包产到户;四川省广汉县的一个公社率先取消__________。
②推广: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______________的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
(3)意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____________和社会面貌。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方针: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______________的决定》。提出把增强__________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2)内容:按照政企分开、________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国营企业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在企业内部实行______(经理)负责制。
(3)历史意义: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中不断增强,效益显著提高。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重大举措
2015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
1.什么是过渡时期?
(1)“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即1949年10月~1956年底)。
(2)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3)“过渡”即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三大改造的性质是什么?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让农民和手工业者走以合作社为组织形式的集体化道路,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应属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把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也属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1957~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1)客观原因:①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完全要自己去探索,产生失误是不可避免的。②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美国坚持对中国封锁和孤立;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关系恶化。这就迫使中国必须把经济迅速搞上去,导致“左”倾错误的产生。
(2)主观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②在思想路线上,毛泽东和一些领导人违背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主观主义地进行政策决策,脱离了中国的客观实际。③在组织原则上不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党内缺乏民主。④好大喜功、急躁冒进也是产生失误的原因之一。⑤毛泽东和一些领导人违背和实际上修改了八大决议,把阶级斗争重新当做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上的错误必然导致实践上的错误。
4.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就是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其意义是使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发展,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文革”的错误,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并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拉开了序幕。
5.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