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5730字。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2.《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
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
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
3.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主要是基于
A.周初继承了商朝时的地方政治制度 B.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力
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4.《史记》记载“古者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编篡《诗经》的目的在于
A.弘扬传统诗歌艺术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维护分封制的存在 D.加强社会的礼乐教化
5.下列言论中,与“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的观点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C.“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D.“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
6.《周易》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这二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B.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征
C.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D.封建父权家长制的特权思想
7.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