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辽宁省朝阳区三校协作体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7小题,约4900字。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三校协作体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历 史 试 题
命题人:张阳 审校人:孙乐玉
说明:1.测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70分)
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 用牛力耕田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4.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宋代李处权这首《土贵要予赋水轮》描写的是( )
A.筒车 B.耒耜 C.曲辕犁 D.翻车
5.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 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C. 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D.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6. 北魏至唐朝初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土地公有制 B.井田制 C. 租佃制 D. 均田制
7.下列图表(注: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佃农对地主的依附程度)能体现佃农与地主依附关系发展趋势的是( )
8.《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载:两浙一带,“所在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是( )
A.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B.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C.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江南的农业生产发展
9. 世界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在( )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0.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说:“煤则各处有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材料中“礁”作为冶铁燃料始于( )
A.汉 B.北宋 C.南宋 D.明
11.以本色生丝为经、彩色为纬,以“通经断纬”手法自由变换色彩的缂丝技艺出现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