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ppt(课件+学案+教案孔子与老子等7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岳麓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三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70.3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2/5 20:59: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_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doc
│第3课__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ppt
│第3课_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学案.doc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8课+笔墨丹青(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8课 笔墨丹青学案.doc
│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doc
│第8课笔墨丹青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0课_梨园春秋学案.doc
│第10课_梨园春秋教案.doc
│第10课_梨园春秋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_汉字与书法(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7课__汉字与书法学案.doc
│第7课_汉字与书法教案.doc
│第7课_汉字与书法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学案.doc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教案.doc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学案.doc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教案.doc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学案.doc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doc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学案.doc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案.doc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学案.doc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doc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件.zip
├─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4课+理性之光(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4课 理性之光学案.doc
│第14课 理性之光教案.doc
│第14课 理性之光课件.zip
├─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案.doc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教案.doc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学案.doc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案.doc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课件.zip
├─岳麓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课件+教案+学案打包)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学案.doc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教案.doc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件+教案+学案打包)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学案.doc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doc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8课+音乐与美术+(课件+教案+学案打包)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学案.doc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教案.doc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学案.doc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教案.doc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课件+教案+学案打包)
│第20课 西学东渐学案.doc
│第20课 西学东渐教案.doc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件+教案+学案打包)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学案.doc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件+教案+学案打包)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学案.doc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doc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3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件+教案+学案打包)
│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学案.doc
│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教案.doc
│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4课 宋明理学学案.doc
│第4课 宋明理学教案.doc
│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件.ppt
│第1课_孔子与老子教案.doc
│第1课_孔子与老子学案.doc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doc
│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doc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doc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doc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学案+教案打包)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doc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doc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ppt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课程标准 (1)了解孔子的生平
  (2)了解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孔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老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和保守部分;孔子思想由当时不被重视到成为正统思想的转变;老子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
  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力;通过对孔子和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孔子和老子以及他们思想体系的学习,认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方面,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重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教学难点 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 1、图片和热点人物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注重运用史料教学,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不仅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3、采用设置情景、设疑引思、自主学习的模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4、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导入新课】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知道诚信、责任、道义、和爱心的缺失已渐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痛,一块心病。(点击课件)(展示社会事件图片)小女孩遭碾,18路人视而不见,食品安全诚信问题(三聚氰胺、过期奶的反反复复进入市场)等等。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美德的国家,可是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的历史时期。资本社会的金钱观,传统文化的断层,文革间混淆了的是非观,非常不幸的纠缠到一起,引发了精神思想领域的严重危机。在现代扭曲的道德观念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下,很多人选择前者,这也让我们越来越心寒。
  好在,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积极寻找原因,慢慢地重新捡起祖国传统文化的法宝(拿起《论语》,拿起《孟子》,拿起《老子》《庄子》),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开国学课为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进行国学教育,(点击课件)(展示国学图片)在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里去找回缺失的传统美德!我们知道,欧洲文艺复兴曾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为西方文明找到一条发展的道路,我们能否借助古老的中华文化为民族的腾飞找到一次机遇呢?
  我们就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左膀右臂”的创始人——孔子与老子。
  展示课题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生平(展示材料)
  (点击课件)孔子半身像。“七陋”,即鼻露孔,嘴露齿,眼露睛,头圩顶,耳垂肩,手过膝。
  师:孔子长的帅吗?
  生:不帅。师:奇丑无比。但古话说的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孔子的一生留给我们太多的思想遗产。
  孔子:名丘,字仲尼(古时候用伯仲叔季来排列家族中的成员,仲排在第二位,孔子排行老二“仲,因为生在尼山所以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点击课件)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名言,用简单的几名话概括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已经成为知者;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打破常规。)
  孔子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极其淡定。而生活中我们知道他幼年丧父,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年级 高中二年级必修三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题目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时 2
  课本 岳麓书院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孟子、荀子等思想家。
  儒家、墨家、道 家、法家、兵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能力目标 1、 能够区分各家的主张。
  2、 分析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意义。
  3、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过程方法 创设历史情境——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分析评价
  情感目标 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以及思想文化在争鸣和碰撞中不断发展的规律。
  教学重点 孟子、庄子、韩非的思想主张;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和区别各学派的思想主张
  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导入新课
  成语导入
  新课教学
  一、百家争鸣的原因
  二、各派主张
  一)儒家孟子
  1地位
  2思想
  3影响
  荀子
  二)墨家墨子
  三)道家庄子
  四)法家韩非
  五)兵家孙膑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新课小结
  书后习题 师:大家听说过“三教九流”这个词吗?谁知道三教具体是什么?九流具体是什么?
  生:三教是儒教、道教、佛教。但九流不知道。
  (点击课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表。
  师:在《汉书•艺文志》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除表格中的兵家以外)。九流这个词表明战国时期的学派很多。有一百家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称百家争鸣呢?
  生:因为不同派另人代表人物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
  学派
  道家
  儒家 代表人物
  老子
  孔子
  墨家 墨翟
  儒家 孟轲 荀况
  道家 庄周
  法家 李悝 商鞅 韩非
  名家 惠施 公孙龙
  阴阳家 邹衍
  纵横家 张仪 苏秦
  兵家 孙膑 吴起
  农家 许行
  杂家 吕不韦
  阅读教材第6页导言部分,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原因。我们的分析思路是找到文化现象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
  (点击课件) “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原因
  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1、地位:继承发展老子的思想,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
  2、思想:
  (点击课件)通过“朝三暮四”的故事反映出哲学观点是什么?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鼓盆而歌”反映出什么哲学观?
  (1)哲学观:齐物
  (2)人生观:逍遥。逍遥的方法:无所恃
  (3)天人关系:天与人不相胜。
  1、地位:战国后期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2、法家的两派:
  李悝、吴起、商鞅——以法制代替礼制
  申不害——“循(依照)名(名称)责(要求)实”(权术)
  历史小故事:韩昭侯醉酒。通过故事使学生明白“循名责实”的含义。
  3、韩非主张:
  (1)政治主张:法、术、势结合,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史观:历史不断发展变化,变法革新
  思考:法家思想为什么在战国时期备受推崇?
  答:适应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4、 影响:
  (1) 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
  (2) 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先了解《孔子兵法》。
  (点击课件)《孙子兵法》春秋军事家孙武,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已翻译成29种文字。其最高境界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以说是中国阴谋诡计大全。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陆战队官员人手一本。美国西点军校教科书。日本商界领袖必读之书。
  1、地位:战国时期后家的代表人物。
  2、《孙膑兵法》的主要主张:
  (1)要懂得战争的规律
  (2)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
  (3)重视人的作用
  (点击课件)历史小故事: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魏将庞涓伐韩,韩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攻魏。孙膑用“减灶”之计诱魏太子申、庞涓入马陵道埋伏之中,万弩齐发,大败魏军,魏太子申被掳,庞涓自杀。)
  (点击课件)孙膑的军事思想:1、“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件之经,见胜而战,……” (“道”的内容包括天时、地利、民心、士气、敌情、战法、战机等多方面内容。)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3、“战胜而立”、“乐兵者亡”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要点。(按照总——分——总的思路掌握)
  总: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分:儒家: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哲学基础;法家:变革精神。
  总: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战国诸子的共同点:
  1、 对未来社会提出理想蓝图
  2、 对现实揭露、批判
  3、 尊重客观现实态度,产生了各自治学方法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终实现汉代思想的大一统,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王朝统治中的正统地位。
  本课第一目“西汉初的黄老之学”简单介绍了汉初黄老之学兴起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第二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较详细介绍了新儒学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贯穿本课的线索是:汉初黄老之学适应社会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到汉武帝时期无法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因而被新儒学所替代。
  二、学情分析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一课中,有两个知识点:分别是黄老之学和新儒学兴起到发展的过程及其影响,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加上教师的引导与解释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原因,从而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一)课程目标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二)知识与能力
  1、了解黄老思想在汉初兴起的背景,黄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掌握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董仲舒及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2、通过比较黄老之学与董仲舒儒学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汉朝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统治思想的原因,培养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汉代社会由黄老之学占主导地位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展状况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与思想是紧密相连的,对一种思想的评价要考虑到它与整个社会背景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老之学的基本特征;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难点:西汉统治思想的演化及其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Ⅰ、导入设计
  引导学生回顾第1、2课的知识,简单梳理春秋到秦朝儒家演变的线索,即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时期初步发展——秦朝时遭到打击,再提出“西汉时期儒家是继续遭受打击还是得到复兴”一问,来进入新课的学习。
  Ⅱ、课堂教学设计
  1、 黄老之学
  ①背景
  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清楚了解汉初实行黄老之学的背景。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新语》陆贾
  (师)总结:汉初社会经济困难,百废待兴以及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为巩固统治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②内容:黄帝的学说(养生)和老子的学说(治国),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尊重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而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
  ③影响:以汉初“萧规曹随”“文景之治”这两个典故,道出在黄老之学的指导下,西汉统治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使汉初社会恢复元气,经济得到发展。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新儒学兴起的原因
  从分析黄老之学存在的弊端出发,表明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初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地方诸侯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匈奴南下入侵);从汉武帝自身出发,为加强大一统事业推崇“有为而治”;客观条件有董仲舒宣扬的“有为而治”迎合汉武帝的意愿
  ②新儒学的内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简单阐述新儒学体系的思想来源,通过两则材料具体分析新儒学的内容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 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师)请同学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指出材料反映的观点,教师再进行总结,点出新儒学的第一个主要内容“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4课 宋明理学
  师:本单元学习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第1课孔子与老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发端,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完成了统治思想的选择和确立;今天我们学习儒学思想的丰富与更新《宋明理学》。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背景:儒学的危机(老教师遇到了新问题)
  首先我们要到儒学本身去寻找答案。
  请大家回顾一下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天人感应)?请概述他的人伦道德标准是什么?(三纲五常)我们再来看唐代儒学大师韩愈用什么方式让大家遵守纲常?(恐吓)
  如果说中国是个大课堂,汉代以来儒家一直是这个课堂里最权威的老师。但同学们慢慢感到这个老师就会一招,就是打着老天爷的旗号吓唬人。
  1、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大课堂里来了两个新老师——佛教、道教。
  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气势恢弘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
  在外来佛教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
  哪位同学简要介绍一下佛教和道教的主要教义?
  生:佛教主要讲求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道教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
  师:这二者之间有着什么明显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生:佛教把希望寄托在来生,而道教则希望这一辈子永远延续下去。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
  师:结合佛、道的基本教义和时代特征,请思考为什么这两种宗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呢?
  生: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休,人民生活动荡不安,需要从宗教中寻找心理安慰。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分析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并理解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评价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了解并掌握经世致用的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并掌握“工商皆本”思想产生的背景。了解并掌握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内容、影响。
  2、比较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经世致用的含义。学会分析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学会正确评价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主要内容,认识进步思想家们反封建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通过对“亡国”、“亡天下”内涵的区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难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进步思潮和儒学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知识学生初中阶级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学生对理论思想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低,为此本节教学应将课本内容通俗化、简单化。使其更贴近学生。
  【学法建议】
  1.结合必修三本教材的相关知识,从明清时期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进步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深刻体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
  2.注意明清之际四位思想家的共同点,又要注意其主张中体现出来的鲜明特点。
  3.要用发展的、辩证眼光看待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要将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置于整个儒学的发展过程中,理解其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设问: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会有怎样的变化?假如你不幸穿越到了明末,你会读什么书?你敢挑战理学吗?本节课我们走进几位思想斗士,了解他们的思想主张。  
  ——板书课题: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解题:“进步思潮”是相对于什么思想而言的?代表明清之际的什么潮流?引入背景。
  一、世运转衰——进步思想植根(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指导学生分析背景的角度、结合必修一、二所学并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一方面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使专制集权高度膨胀;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危机四伏,爆发了明末农民战争。在思想方面由于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尤其森严,但此时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却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
  学生回答后归纳:
  1、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上:一方面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统治者重农抑商;另一方面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