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新疆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必修)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2题,约6690字。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新疆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必修)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有且只一个标准答案。
1、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新中国在这一外交方针指导下的外交实践有
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②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边倒” D.“不结盟”
3、菲列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4、“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20世纪50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此次会议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此次会议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推动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6、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过人的智慧,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具体体现在
①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② 倡导“求同存异”,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③ “一国两制”的设想和实施,开创了国际先例④ “小球推动大球”的外交艺术,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右图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右上角写有这样一句话:“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美国人之所以给图片加上这句话是基于: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C.中国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8、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映任何其他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