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5380字,部分答案扫描。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小农一般只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即可养“数口之家”。其宣扬的是
A.回归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 B.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优点
C.地主阶级以民为本的思想 D.土地数量决定生活质量
2.“你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走来,你从陆龟蒙的《耒耜经》里走来,你从历史课本中走来,你从唐代江东农民的手里走来。两千多年了,你还没有老去,还在以你原始的姿势被两千年后的农民紧握在手里。”材料所描述的“你”指的是
3.商鞅变法后“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土地私有
C.土地国有 D.土地集团所有
4.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组(锄)、夷、斤、 (大锄),试诸壤土。”其中的“恶金”是指
A.陶瓷 B.黄金 C.青铜 D.钢铁
5.《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
C.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 D.经商的人很多
6.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
D.政府的赋税改革松弛了人身控制
7.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A.商帮的出现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