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7/8 10:03: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7240字,部分答案扫描。

  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2013-2014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自耕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2.图3 所示的耕作方式,应该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D.集体耕作
  3.右图甲骨文所示的四个字分别为春、夏、秋、冬。其中“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寓意春种;“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寓意夏长;“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寓意秋收;“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寓意冬藏。由此我们可以推测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4.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
  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
  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
  5.《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严重
  6.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                      
  A.战国        B.汉朝       C.宋朝        D.明朝
  7.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
  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
  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