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年第二学段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7750字。
2013年秋季安溪八中高一年第二学段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140115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8分。)
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 )
A.禅让制 B.礼乐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3.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出的主要信息是
图一 图二
A.分封现象至此不复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地方对中央威胁已经消除 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4.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此“原理”
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
5.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
A.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 B.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
C.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 D.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
6.史载:“丞相进,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疾。丞相府门无栏,不设铃,
不警鼓,言其深大阔远,无节限也。”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西汉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7.我国古代某种制度“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这项制度是
A.征辟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度
8.明制,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明宣宗这一作法当时最可能是
A.提高官员素质 B.牵制内阁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完善办事程序
9.马克思曾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但在体制上,雅典的民主政治也留有一个“漏洞”,这个“漏洞”就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陪审法庭
10.约翰•索利在《雅典的民主》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会议成员是如何选出的,但似乎是由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显然,会议握有相当实权,尤其在监督国家官员和制订公民大会议程时,更是一言九鼎。”“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的是
A.梭伦时期的元老院 B.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
C.克里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 D.伯里克利时期的五百人会议
11.“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语,中文一般翻译为“入乡随俗”。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语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
A.信奉天主教 B.尊重各国风俗 C.为荣誉而战 D.遵守法律制度
12.“如果一个剪枝工人扔下树枝,将一路过的奴隶砸死,那么当他把树枝扔到公共通行的路上而没有事先警告以避免事故时才负责任。”这则材料主要说明罗马法
A.遵循“无过失便无责任”原则 B.具有典型的形式主义特征
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注重法律证据的运用
13.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