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25 21:40: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份。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必修)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和判断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钢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
  3、请填好自己的姓名与考号,填写不正确,视为无效。
  第Ⅰ卷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起源             B.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D.儒法并用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3、“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李贽
  4、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B.王阳明           C.陆九渊             D. 朱熹
  5、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李贽为梁启超谭嗣同主张君主立宪奠定基础
  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6、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B. 工商皆本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天下为主,君为客
  7、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选修)        
  2013.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座位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应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这一言论①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②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③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④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李贽在《续焚书》中说:“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以下四句话中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D.“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
  4.一位古董商要在京城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                        D.明初的南京
  5.《十袈斋养新录》载:“自明以来又多一教……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与这段记述相符的作品是
  A.王阳明《传习录》  B.文征明《点阐贴》  C.顾炎武《日知录》   D.吴承恩《西游记》
  6.(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是画也……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昆虫、草木、山水、人物、黼黻藻绘、傅采饰色,画异于书矣。”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书画同源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B.书法和绘画在本质上具有很大不同
  C.书法艺术自由多样的线条具有特殊美感     D.绘画艺术注重景物的逼真摹写
  7.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