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份。
太原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说明:(考试时间为90分钟)
1、试题分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合计100分。
2、第一卷和第二卷的所有答案都做在答题卡上,答案直接做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1.《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有教无类 B.启发诱导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2.《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
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
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德治 B.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C.主张统治者要对人民加强控制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3.孟子主张“仁政”,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成为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
以下选项中最能体现其“仁”的目的意图的是:
A.“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
4.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A.老子的“无为”思想 B.庄子的“齐物”思想
C.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
5.“墨子救宋”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历史典故,描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最后成功阻止了楚国对宋国的征伐,这体现了墨子的:
A.“兼爱”思想 B.“尚贤”思想
C.“非攻”思想 D.“尚力”思想
6.据史书记载,西汉自武帝以来统治思想即是“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这反映
了当时统治思想的特点是:
A.推行仁政 B.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 D.儒法合一
7.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对天地非常崇敬。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如图是明清皇帝祭祀上天祈求丰收的天
……
太原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共50分)
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巨害也。”慨言此论的先秦思想流派对传统文化的最大贡献应是
A.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B.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C. 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
D. 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2.有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该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3.一位思想家讲究: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明义利之辨。认为这种“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又说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以下思想家,在修养论方面与其最接近的是
A. 庄子 B. 朱熹
C. 顾炎武 D. 王阳明
4.清代思想家曾有这样的体制设计:每月初一,君臣就弟子之列听太学祭酒讲学、评议朝政,“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每月初一或十五,郡县官就弟子之列听地方学官讲学,学官对“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种主张
A.基本是先秦儒家“民本”理念的延续 B.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主体意识的觉醒
C.是封建社会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 极大改良了风气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
5. 明代是14到17世纪,“四大奇书”一个是“三分归一统”,一个是起义又招安,一个终成“正果”,一个“报应不爽”。 欧洲那时有亵渎神灵的不雅的画,有诽谤教会的不雅的书,却没有八股文,也归结不到一统天下。主要是因为
A. 欧洲文艺以工业文明为基础 B. 中国作者以捍卫伦常为己任
C. 欧洲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较成熟 D. 中国体制束缚新思潮基础薄弱
6.“在古代性社会,人是理性—信仰的人,理性存在物、宇宙大序、上帝支撑着人的意义及其存在,到了现代性社会,以理性存在物来支撑的精神性存在的人让位于具体的身体性权力(权利)主体,德性伦理学转变为幸福伦理学。”下列各项,堪称“现代性的开端”的事件是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7. 英国清教徒笃信“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期待自己一贫如洗,实为贬损上帝的荣耀。”这种认识
A. 是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继承 B. 肯定了天主教会盘剥的正当性
C.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D. 是资产阶级拜金和唯利的根源
8.“当时反对封建制度的每一种斗争,都必然要披上宗教的外衣,必然首先要把矛头指向教会。”直到18世纪末,资产阶级终于脱下了宗教外衣,“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