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望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4710字。
望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公元前5世纪,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希腊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因为( )
A.先秦诸子也没有提出这个观点 B 当时东西方都未进入文明时代
C此前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人们 D开始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和解释
2、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3、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
(1)社会处于巨变时期 (2)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
(3)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4)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多”。请问这位古人是 ( )
A. 李贽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5、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
A.老子的“无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C.庄子的“齐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
6、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7、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 )
A.知识与美德 B.人性与神性 C.民主与法制 D.教会与上帝
8、保护人首先是使他们的牲口愚蠢,并且小心提防这些温顺的畜生不要竟敢冒险
从锁着他们的摇车里面迈出一步。”该段批判愚民政策的文字的论述者是
A.伏尔泰 B.卢梭 C.康德 D.莎士比亚
9、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A.上帝 B.罗马教皇 C.马丁•路德 D.贵族
10、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