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中学等三校联考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2小题,约6610字。
三校联考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40题,共60分,第Ⅱ卷为41-42题,共40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本卷共计6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西周时期,用于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2.史书中记载“封建亲戚, 以蕃屏周”所反映的是
A.封建制度的建立 B.实行分封制 C.行省制的实行 D.推行郡县制
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
A.制定各种律例 B.实行郡县制度 C.强化中央机构 D.建立各地宗庙
4.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体现了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
5.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文献、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杜佑《通典•选举典》)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6.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7.“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 B.频换丞相 C.分化事权 D.废除宰相
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9.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