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6小题,约5840字。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 (客观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上述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制度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嫡长子继承制
2.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3.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官僚体制,而官僚体制的主要内容是官僚的选拔和权力的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权力的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C.废丞相,设内阁 D.确立三省六部制
4.有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传统中国的帝制为西史所未有,其独特即在君主专制一切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巧妙结合。”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隋唐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他们“老死于文场而无所恨”,由此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C.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D.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6.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再也未发生藩镇割据。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文官取代武将为地方长官 B.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7.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中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8.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地 地 地 地
方 方 方 方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A B C D
9.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了以下篇文章(书籍):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