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6270字。
太 原 五 中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 历 史
第Ⅰ卷(单选题,共25题,50分)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的原因是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B.棉纺织业兴起,以妇女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C.引进甘薯、玉米等新作物,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妇女地位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迁,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3.春秋前期,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也实行“初税亩”,履亩而税,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两大改革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最终确立了本国的封建制度
C.使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直接导致井田制退出中国历史
4.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国语•晋语》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意味着
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民营手工业取代官营占居主导
C.自耕农经济得到充分发展
D.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尖锐对立
6. 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
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制经济作为补充有利生产 B.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成为经济趋势
C.农业生产中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D.封建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增强
7. 《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材料主要说明
A.棉花在内地广为种植 B.松江棉纺织品行销全国
C.工业革命提高棉纺地位 D.棉布成为大众主要衣料
8. 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l件。这是由于
A.南方旱涝灾害严重 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
C.南方成为统治中心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9.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其主要观点是
A. 重农抑商 B. 重商抑农 C. 农商互补 D.农商皆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