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专题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1660字。
高中政治必修二专题练习
专题一 第1课
1.(2011年浙江会考)图2所示是我国汉代出现的重要生产工具,该工具的出现直接有利于
A.一牛挽犁的普及B.播种效率的提高
C.耕土深浅的控制D.山地的开垦
2.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工业
3.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
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B.牛耕在秦代逐渐普及全国
C.汉代出现了二牛抬杠的耦犁 D.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5.《汉书》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为一石半;《昌言》中说,东汉时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三石,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会是
A.农民更加勤劳刻苦 B.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牛耕、犁具等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6.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7.土地兼并给封建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包括
A.促使阶级矛盾激化 B.导致农民暴动发生
C.国家的土地税收锐减 D.破坏农耕生产秩序
8.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9.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作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甚至村镇收租之家,至其时,积布累累。问之,则皆佃者之穷而无告以布当钱米也。”这反映了当时
A.纺织品的产量很高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D.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10.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是①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带有走向世界的开放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专题一 第2课
1.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①农业生产 ②手工业生产 ③兵器制造 ④商品生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颜氏家训》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家“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农家的生活所需都可以自己解决,不需要与邻里交往
B.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商贩送货上门,服务周到
C.一般农家以耕作为主,兼营手工业,可满足一般日用
D.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纷争,留在家里可以保全性命
3.纺织业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此叙述错误的是
A.唐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B.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C.宋代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 D.清代纺织业开始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4.“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对比这两句诗,说明
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B.当时的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地区 D.丝织品为皇家专用,百姓禁止使用
5.我国古代典籍《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说明了
A.我国古代纺织业从周代开始 B.妇女已经取得了与王公同等的社会地位
C.纺织业是在当时是国家专营 D.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已相当重要
6.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②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古代中国冶铁的供风形式不断革新,出现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开始于
A.春秋战国 B.汉武帝时 C.东汉初 D.唐代
8.唐代晚期,首创釉下彩绘的是
A.河北定窑 B.河南钧窑 C.长沙铜官窑 D.浙江龙泉窑
9.(2011浙江会考)“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
A.浙江的青瓷B.四川的白瓷
C.河南的“唐三彩”D.江西的粉彩瓷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