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28 19:15: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份试卷,包括选修和必修试卷。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 二 历 史 (选 修)      2011.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论六家之要旨,其中“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是在论述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关注人伦秩序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对神的信仰
  3.“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   B.这一主张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它促进了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孔子之术”仅指孔子个人的学说
  4.“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王夫之
  5.黄宗羲的《明儒学案》记载某思想家“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
  6.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用“发明民主精义”一语评价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引用黄宗羲的观点佐证自己的论点。下列各项中钱穆不可能引用的是
  A.“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B.“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
  C.“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D.“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7.当代学者认为,中国人在文化意识上的不自信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文化的自卑导致
  了一种根本性的思想转向。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魏源等人的文化自卑意识
  B.严复等人维新思想已经体现了这种根本性的思想转向
  C.这种意识推动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思潮内容不断深化
  D.这种意识对新文化运动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有影响
  8.“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
  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提出这一观点的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9.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疾呼:“国人而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历 史 试 题(必修)         2011.1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国学热到影视圈,四版孔子闹虎年。其中周润发版《孔子》便曾引发热议:“周润发没有读过《论语》、江湖气太重……”但当剧照曝光后,这些争议之声随之渐淡,因为周润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大众认可的形象。这个形象应该是                           
  A.“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            
  B.“专制君主的参谋”
  C.“劳苦大众的代表”                
  D.“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
  2.表现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巨片《墨攻》在全国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今天,墨子的思想又重新引起世人关注。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等。这说明                                                           
  ①墨子反对一切战争 
  ②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 
  ③墨子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 
  ④墨子的“非攻”带有虚伪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进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①举贤良对策②重用文学儒者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在郡县设立学校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4.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5.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的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举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③
  6.“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7.《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非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批判摧残人性的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